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很多人都不清楚联邦宪法内容

 首相昨天提醒各族人民,無論是土著或非土著,都不能質疑闡明馬來人地位和非土著權益的聯邦憲法(社會契約)內容。

目前的問題是,很多人,包華巫印裔的平民百姓都不清楚聯邦憲法的內容,更不懂有關條例對本身的日常生活有重大的關係。

聯邦憲法並不為個人或個別國家領導人所制定,當然,有關條例不應因為國家領導人的更迭而有改變,不過卻可以在代表各族的政黨達致共識下,根據時代的變化作出檢討。

政府應該以重點方式,制定簡單易明的聯邦憲法官方指南或手冊,以時刻提醒人民,以國民全團為前提,來遵守有關條例,提高人民的公民意識。

首相兼巫統主席拿督斯裡納吉說,公民權與馬來人特權最近成為一項爭議,惟憲法已闡明保障各族利益,即使擁有三分之二大多數國會議席,若無法獲得馬來統治者委員會御准,也無法修改憲法任何條款。

但是,根據大馬律師公會日前推介的「我的憲法」人民手冊,則指《憲法》可以被修改,其實我國的憲法已多次被修改。《憲法》第159條闡明,一般上《憲法》可被修改,不過《憲法》修正法案必須獲得國會兩院(上議院和下議院)各自不少於三分二的多數議員通過才行。

國家領導人對任何政策及條例的解釋,都可能跟最初的政策及條例本身有些出入,而且社會上也會有不同組織對有關條例及政策有各別詮釋。

為了避免引起混淆及讓人民掌握最全面的聯邦憲法內容,政府有必要探討制定官方網頁或指南,教育人民,以免有關條例遭濫用或引起不必要的爭議。

無論是國家歷史,聯邦憲法內容都不能因為國家領導層的更迭而改變,人民所接收到的資訊皆必須是事實。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由大馬律師公會推出的「我的憲法」人民手冊內容網址,可供人民參考,即www.perlembagaanku.com/2010/10/the-rakyat-guides-1-mandarin/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調查?還要查幾久?

  


    種族主義及民生問題必須徹底解決。
拿著一份中文報章,把馬華代表大會新聞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對其中兩句話,印象深刻,第一個讓我笑出聲來,另一個讓我不由自主搖了下頭。
馬華總會長蔡細歷促請各黨員,拋開個人恩怨,團結一致,面對來屆大選。
蔡總苦口婆心問中央代表是否能夠做到團結,台下祇有零星回應,他為自己打圓場說:"這麼小聲,好像很不甘願的樣子。”
首相納吉指出,大馬華人不應被視為外來者;政府並沒縱容種族主義的言論,但政府在採取行動前,必須先展開調查。
首相說,國陣給予馬華更大空間。馬華也做到高調問政,無官一身輕的蔡總會長,敢敢當著首相的面前,清楚表達立場,要求及看法。
整個代表大會,完全沒有提到華社在近年來一直關心的數項民主問題。
包括:雪蘭莪萬撓新村高壓電纜的風波,彭亨武吉公滿山埃採金課題及漁民面對印尼海盜勒索及騷擾的問題。
種族性言論,大家都關心,但是,首相的一句:必須展開適當調查,讓無數抱著期待心情的人留下遺憾。
首相應該不會不知道,最引人注目的"回中國論”事件已發生了長達兩個月。馬華的要求已傳達了,幾時才會有答案?
令人感到可笑的是,華裔在大馬的地位,至今仍會成為討論課題。
當報章以:首相:”忠誠公民,大馬華人非外來者”,作為頭條報導標題時,讀者會有什麼感受?
華裔不會對如此的安撫感到開心及安心,祇會感覺不是滋味。
種族性言論已劃下了多道傷痕,政府在採取補救工作外,也必須正視人民面對的切身民生問題。
國陣政府在面對各種人民的訴求及問題時,必須展現出更勇敢的做法,否則政府宣佈的各種政策及理念,僅會再次淪為口號而已。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董教總不必原諒迦瑪




董教總不必原諒迦瑪;迦瑪也不必收回單元源流教育和思維。
教總主席王超群說,除非988電台前主持人迦瑪承認本身主張的單元源流教育和思維是錯誤的,否則教總不會原諒他。
王校長捍衛華教的立場向來明確,在華教課題上的立場,不曾受到任何事件的影響。
堅持本身認為對的立場,根本就毫無問題,同樣的,迦瑪若堅持本身單元源流教育和思維想法,也應值得尊重。
人家的想法,可以選擇接受,不接受,反對,抗議,但就是不能要求別人住口,因為政府說的,大馬是個民主國家。
除非,作出毫無根據的批評,使用粗俗形容詞,粗暴舉動,形容任何人士或政策等,就應受到社會人士的批判,被迫使道歉。
立場及看法反覆無常的人,最后都不會受到任何人的尊敬。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人指稱,統一各源流小學,實施單元教育是一個最實際,最直接的團結人民,確保各族人民融合在一起的政策。
其實是真的嗎?那為什麼雪隆一帶的華小每年爆滿,華小不足?
為什麼華裔,甚至是馬來及印裔家長,都選擇把孩子送到華小?
普遍上,一般華裔子弟都是在華小完成6年教育,再到國中就讀,畢業后則申請進入政府大學或私人高等學府。
華裔從小學習母語,再學習其他族群的語言,循序漸進受教育,本來就沒有問題。
如今的華小生,已跟過去的華小生不同。很多華小生,從小都被灌輸英文及馬來文的重要性。
不少華小生的華語掌握能力,比英文的掌握還略遜一籌。在新時代的學生眼中,寫華文比寫英文難得多。
新時代華裔家長,會把孩子送入托兒所,接受學前教育,大多在校內都採用英文作為主要溝通語言。家長則在家中以華語跟孩子溝通。
他們知道,華語跟英文及馬來文一樣重要,所以會想盡方法,加強孩子對英巫文興趣。
城市華裔家庭已有很多都成功培養精通中英巫文孩子的例子。
華小當然也有需加強的地方,但是,各民族從小學時代先接受母語教育,肯定是正確的選擇。
大馬是個得天獨厚的國家,獨立53年以來,人民都已習慣現有教育方式,而且也越來越多的各族人民,學習不同族群的語言。
我們已對馬來人及印裔會說華語,司空見慣。這是非常值得人民驕傲的事情,重點是,各族都接受馬來語是大馬的國語。
這個國家,除了老年人,很少很少人不會說馬來文。難道這已不足以成為很好的溝通方式了嗎?
重要的是,大馬從獨立前后至令,各族人民都和平共處,祇不過偶爾會出現一些害群之馬及有議程者發表調撥種族間關係的言論。
最關鍵的問題是,人民不能以膚色,個人第一語言,來區分本身與其他人的不同。
這世界上,本來每個人都不同,性格,脾氣都不同。從大馬出走到外國,會看到更多人跟自己不同,文化及背景都有差異。
難道,就因為大家有不同點,就不能互相認識,不能融合在一起嗎?亞航"每個人都能飛"主題,其實早已反映出世界村的形成。
科技的進步,使得當今世界上國家與國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迅速、簡單。
當一些人,針對某個族群,提出跟該族群的大多數人民相反的意見時,總會是有受批評的心裡準備,但這些人仍有權力保持本身看法。
所以,這根本就沒有存在原不原諒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擁有本身獨立思考,不能為了被原諒,所以改變本來的看法。
在這樣子的情況下,沒有對與錯的問題,祇有"接受"跟"不接受"的課題。
當涉及有關族群的政策,受到大多數族群的支持時,則應繼續保留,而且不能備受挑戰,否則將會掀起激烈反彈。
這起風波,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錯不在華淡小,是個人問題。


   錯不在華淡小,是個人問題。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產生好感,其中原因是兩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擁有同感,共識。
迦瑪這個人,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也有人很討厭。
迦瑪說,很多華小生因成績不好以及語言能力不強,很難融入這社會,都跑去從事違法的盜版光碟工作了。
他還說,今天很多印裔族群生活在社會低下階層,是因為他們畢業自淡米爾小學。
他聲稱,華人不能如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般,成為馬來西亞首相,也是基於大馬沒有共同溝通的語言,不如美國般的統一環境所致。
此話一出,馬上引起各界連珠炮轟,尤以華團領袖反應最為熱烈。
華小生,對迦瑪沒有好感,因為在華小課題上沒有同感,也不習慣他自以為是的發表偉論作風,更討厭他如此形容華淡小學生。
華小生向來被灌輸的是謙虛有禮的優良品德,對于那些高傲,作風高調的人士,都不會有親切感。
但后來想了想,再想想,迦瑪講的,確實可以反映在少數人身上。
不談淡小生,祇談華小生。確實有華小生在小學畢業后沒再繼續念中學,他們確實除了華語及方言,都不會英語及國語。
他們不懂得官方信函寫“什東東”,但是,若要他們講兩三句巫英文,就不是問題。
當然,無論是華巫印,都有成績很好,精通多種語文的,也有成績不好,除了母語以外,其他語文都不行。
事實上,有大多數的華小生,在上中學后,都會明白國英文的重要性,國英不好的學生,都爭相去補習,補到好為止。
他們知道過去六年都在念華文,自己必須加把勁把國語搞好,以便在所有以馬來文書寫的試卷中考到好成績。
教育是華小生的一切生活目標,從小家長就灌輸“不把書讀好,長大做牛”思想,所以即便國英不比母語好,但總不能差。
就因為不差,華小生普遍上都可用不很順暢,但卻聽得明白的馬來文及英文跟各族溝通。
同時也有不少努力的華小生能把國英文說成像母語般流利,三語精通外,還加上數種方言,成為世界的佳話。
坦白說,如此的語言精英,並不是所有華小生都是。
祇能說,迦瑪不是很懂華小學生。無法融入社會,是跟從小出生在不同家庭及文化背景有關,也屬個人問題。
很多獨中生,在畢業后在外國求學,英文說得像美或英國人般。華裔散佈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這不是最容易融入社會的證明嗎?
即使沒同感,本來對迦瑪並不反感,反而覺得應該給予言論自由的發揮平台,不同人可以有不同想法,把心裡所想講出來,並沒問題。
至到在網絡媒體上,看到迦瑪的道歉文告。當時第一個想法是:為什麼要道歉? 
瞭解后得知,原來是對本身未經核實就指教育部副部長魏家祥未送未送孩子去華小一事,對當事人造成了傷害,向魏道歉。
這是應該的,講了不對的事情,就應道歉。
同時他也對關於狗屁教學方式一詞,表示收回,向董教總至以真誠的道歉。
但是,他在文告中,沒再提及反對多源流教育制度的立場。他是不想風波越演越烈,所以不再提,還是改變了有關想法?
他道歉后,風波暫時平息。
堅持本身的原有立場,都是對的做法,無論是否贏得認同,始終都會獲得尊重。
大馬福聯青總團長翁隆秋說,迦瑪不能仗著時評人的身份、爭取新聞言論自由的形象胡言亂語。這是對的。言論自由也是對的。
人民要在談言論自由的同時,又不要胡言亂語,都是大家所要深入研究的。
大馬這個國家,需要的是客觀有學問的時評人,並不是為了出名,立場朝令夕改的沒有水準評論者。
迦瑪的言論,錯在不應僅比喻華印,同樣的語文掌握問題,也發生在其他族群上,並幹下非法行為。
錯的不是華小及語言掌握,而是個人問題,這跟個人道德及志氣的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