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各種族,包括馬來人已不吃種族主義組織那一套。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出生在美國亞特蘭大市奧本街501號,一幢維多利亞式的小樓裡。他的父親是牧師,母親是教師。於1955年獲神學博士學位後,到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得克斯基督教浸禮會教堂 作牧師。

1955年12月,蒙哥馬利市警察當局以違反公共汽車座位隔離條令為由,逮捕了黑人婦女羅莎•帕克斯。馬丁•路德•金遂同幾位黑 人積極份子組織起「蒙哥馬利市政改進協會」,號召全市近5萬名黑人對公共法與公司進行長達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決取消地方運輸工具上的座位隔離。

以後的十多年中,馬丁•路德•金博士也一直為消除種族岐視而和平抗爭。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被種族分子暗殺。美國政府規定,從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3個星期一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
馬丁路德金生前到處演講,發表不少著名講詞,其中最為人樂道的是他於1963年為爭取工作和自由 (March on Washington for Jobs and Freedom)的一個集會上所發表的《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摘錄如下:

  "Let us not wallow in the valley of despair, I say to you today, my friends. And so even though we face the difficulties of today and tomorrow, I still have a dream. It is a dream deeply rooted in the American dream.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 and live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朋友,不必陷入絕望。今天我對你們說,此時此刻,我們雖遭困難和挫折,我仍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扎根於美國的夢想中的。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所有人生而平等。」


 馬丁路德金另一篇經常被引用的名言是他於1963年4月所寫的《一封在伯明罕牢獄內寫的信》("A letter from Birmingham Jail"),是回應8名白種神職人員批評他不應走上街頭抗爭的公開信。當中不少雋語,值得我們深思:

  其一:"In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

 「任何地方的不公義都威脅其他地方的公義。」

  其二:"We know through painful experiences that freedom is never voluntarily given by the oppressor, it must be demanded by the oppressed."

 「痛苦的經驗告訴我們,自由從不是由壓迫者施予,一定須由被壓迫者爭取。」

 因為馬丁路德金的努力和堅持,美國的黑人權益逐漸獲得認可,美國人也能步向人人平等自由的民主社會。他留下的名言雋語,也值得大家學習和反思。


各種族,包括馬來人已不吃種族主義組織那一套。
70年代學運領袖希山慕丁萊斯狠批巫統除了掌政以外,更通過掌控的主流媒體,極盡所能地愚化馬來人,導致大多數的馬來人思想僵化,只懂靠「叩頭文化」獲取好處及利益。
他說,巫統認為,只要馬來人害怕這3樣東西,就會跑向巫統。巫統的戲碼就是,製造馬來人懼怕華人坐大的情緒,比如在報章頭條刊登馬來人政權不保,華人將當首相等新聞。
希山慕丁萊斯這番話講得合時,因為在同一天的報章,就看到巫統女青年團團長拿督羅斯娜警告,如果非馬來人當上首相,馬來人地位將受威脅之報導。
可想而知,除了巫統黨內,還有一眾所謂土著權威組織的支持者,仍處在2008年以前的政治思考模式,他們並沒有深入研究出馬來族群支持民聯的原因。
之前的分析,祇著重於華印選票流失,造成國陣在308大選慘敗的局面,然而事實上,是很多的巫裔選票已分散到民聯,才是造成國陣真正慘敗的理由。
其實這已無關種族的問題了,民聯會崛起及在上屆大選受到選民支持,全因人民普遍上已對貪污,濫權,不公政策,言論等問題才會產生不滿情緒。
若企圖繼續使用"製造馬來人懼怕華人坐大的情緒",來換取巫裔支持,將是個非常愚昧的做法,因為對政治及時事有一定認識的人,都瞭解華人政治勢力不可能凌駕在巫裔上。
根據亞洲策略與領導機構研究指出,新經濟政策早已超過所定下的土著30巴仙股權的目標,它也認為,這不是衡量馬來人貧富的有效方式;馬來領袖除了主掌政治,在企業領域上的掌控已日益提高。
巫裔同樣有許多傑出人才遍佈在國內外,這是不容質疑。若以為所有巫裔是如此無知地被蒙在鼓裡,未免對巫裔太不公平。308大選成績已足以顯示,馬來人不再吃巫統自欺欺人這一套了。
很多巫裔根本不是想像中般的,他們已知道,新經濟政策是一小撮人士的致富工具,並沒達致消除貧窮目標,所以,尤其是新一代的巫裔,都瞭解華裔及印裔都不是阻礙他們進步的因素。
如果某些領袖繼續執迷不悟,繼續發表自以為是的沒腦言論,不管是巫裔,連其他種族也祇會把他們當小丑看,最終淪落得自討苦吃難堪窘境。
首相納吉為了對症下藥,在308大選後,致力推展各種開明政策及理念,如"一個馬來西亞」理念及新經濟模式等,以達到消除貧窮與重組經濟社會結構目標。
問題是,時不時會出現違背納吉理念的人物出現,講些不中聽的言論,做出些令人不敢恭維的舉動,比如牛頭示威,燒肖像,丟豬頭事件等。
事實上,無論這些事件是否由擁有議程人士所幹下,也無法令多數的各種人士苟同,包括是同屬族群者,都會對針對課題,從合理角度作出批評;搞種族主義"好事"者,不過祇佔小部分,但往往他們的舉動卻成為媒體及大眾的焦點,對社會民主產生重大影響。
納吉若要挽回祇求穩定生活的華巫印裔的支持,則必須通過行動證明國陣的誠意,並且展開努力獲取部長,官員及各組織配合,採取嚴厲行動,一視同仁對付種族份子,阻止一切違反有關理念的事件發生,否則祇會白費功夫,走回巫統舊時路。
   各族必須排除種族枷鎖,以開明的方式看待所有爭議,不以種族角度評估課題,人民才能和諧共處,國家才能富強繁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